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24的文章

巨像化溝通與雙合思考:黃冠華的管理心法

圖片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溝通、價值觀、與人際技巧是塑造優秀團隊不可或缺的基石。旭榮集團董事黃冠華在採訪中分享了他對管理和組織文化的深刻見解,特別強調了「巨像化表達」、「困難對話的能力」以及「價值觀的力量」,他認為這些因素對於一個團隊的成功發展至關重要。 一、巨像化表達:以客觀標準替代主觀感受 在亞洲文化,尤其台灣的管理風格中,主管們往往像家長一樣用「我覺得」的方式來評價員工,這種感覺式表達雖帶有關懷,但缺乏具體而清晰的標準。例如,「我覺得你不認真」或「我覺得你現在好像不夠用心」等評語,往往讓員工無所適從。黃冠華指出,這種表達方式類似於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容易引發員工的不解與抗拒。對於下一代年輕人,他們可能認為自己已經足夠用心,卻未能得到主管的認可,導致溝通斷層。 黃冠華主張,應採取「巨像化表達」,即將「用心」、「認真」這些主觀的評價,具體化成可觀測的行為標準。這種表達方式不僅可以幫助主管準確傳達期望,還能讓員工了解自身的改進方向,進而促使員工更加積極地投入工作。舉例來說,主管可以具體指出「我希望你每天整理工作清單,並主動更新進度」,這樣的具體指示取代模糊的「我覺得你不夠用心」,有助於激勵員工並有效提升工作績效。 二、困難對話的能力:直面衝突並取得雙贏 黃冠華 強調,「困難對話的能力」是管理者必須具備的核心技能之一。在東方文化中,主管們往往傾向避免面對衝突,不願直接指出員工的不足。然而,對於員工來說,直言不諱的反饋才能促使他們成長。黃冠華提出,「困難對話」不僅僅是評估績效或考核時的溝通,更是主管如何讓員工接受建設性的批評並推動自我改善。 他特別提到「雙合思考」的概念,即在困難對話中,同時兼顧「事情的目標」與「對方的情緒」。管理者在面對員工可能產生的反感時,應該善於掌握雙重標準,一方面將問題講清楚,另一方面則需注意並處理對方的情緒。雙合思考的目的是透過平衡事實與情感,使員工在接受建議的同時感到被尊重,最終達成雙贏的溝通效果。 在實際操作中,雙合思考可以通過逐步引導來實現。例如,主管可以在指出員工不足之處時,先表達對其努力的肯定,接著再溫和地提出改進建議,並主動詢問對方的意見。這樣的做法有助於化解員工的抵觸情緒,使其更願意接受批評,進而真正改善。 三、價值觀的重要性:土壤中的正向力量 黃冠華 認為,價值觀遠比專業能力更重要。對於多數工作來說,態度、努力和投入是成功的關鍵因素,技術...

讓別人贏:黃冠華揭示成功的真正祕訣

圖片
 在《讓別人贏》中, 黃冠華 揭示了成功的真正祕訣:當你幫助他人取得成功,你的成功將水到渠成。這本書提供實用的策略,教你如何在合作中創造多贏局面。 《讓別人贏》是 黃冠華 所著的書籍,深刻闡述了他在企業經營與領導力上的哲學——通過讓別人贏,最終實現自己和團隊的成功。這本書不僅探討商業經營的策略,更從人性的角度出發,提出一種基於互信、合作與利他的經營之道。黃冠華強調,真正的成功不是單打獨鬥,而是通過讓他人受益,最終達成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 讓別人贏:利他精神的核心 黃冠華 的「讓別人贏」理念源於一種深刻的利他精神。他認為,無論在個人生活還是商業領域,成功的關鍵在於如何讓他人獲得價值,這種價值不僅僅是物質的,還包含了合作與互利,讓每個參與者都能受益。 在書中, 黃冠華 強調,企業領導人必須首先站在客戶、合作夥伴和員工的立場思考,理解他們的需求,並努力解決他們的問題。當他們成功了,企業自然會隨之成功。他以旭榮集團為例,解釋如何透過滿足客戶需求、與合作夥伴共贏,並為員工創造良好發展平台來實現公司長期成長。 與客戶共贏:以需求為導向 企業應該以客戶需求為核心,通過不斷創新解決他們的痛點。黃冠華指出,傳統商業模式過於專注產品,忽略了客戶實際需求。而「讓別人贏」的經營哲學則要求企業深入理解客戶需求,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產品與服務。 這一需求導向的經營方式在旭榮集團的發展中得到了體現。黃冠華強調,旭榮從一家傳統紡織企業逐步成為全球領先的運動休閒織品製造商,正是因為持續專注於客戶需求並不斷創新。無論是產品設計還是供應鏈管理,旭榮都在努力成為客戶的可靠夥伴。 與合作夥伴共贏:長期合作的基礎 在書中,黃冠華分享了對合作夥伴關係的理解。他認為,商業世界的競爭並不意味著「你死我活」,而是可以建立在與合作夥伴長期互信與共同成長的基礎上。 許多企業在面對合作夥伴時往往關注短期利益,忽視長期合作的重要性。黃冠華提倡的「讓別人贏」理念,要求企業考慮如何讓合作夥伴在合作中獲益,從而建立穩固的合作關係。這種長期思維不僅幫助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也提升抗風險能力。 員工的成功就是企業的成功 黃冠華強調,員工的成功是企業成功的基石。他指出,企業領導者應該為員工創造發揮潛力的環境,提供培訓和成長機會,讓員工在職業生涯中實現自我價值。 在旭榮集團,黃冠華積極推行「人才第一」策略,設立系列培訓與激勵機制,...

從內部管理到外部競爭:旭榮集團的全面發展策略

圖片
在全球企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紡織成衣業中,旭榮集團以其卓越的全球佈局和高效管理,成功脫穎而出。然而,正如集團執行董事 黃冠華 所強調的,旭榮集團的核心競爭力並不僅僅來自於技術與市場佈局,而是對於員工的關懷與支持,這是旭榮長期成功的基石。無論是在台灣總部,還是在柬埔寨等海外製衣廠,旭榮集團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將員工視為最寶貴的資產,並透過不斷的關懷與發展機會,實現了企業的持續成長與卓越績。 柬埔寨製衣廠的員工關懷 旭榮集團在柬埔寨的製衣廠不僅是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更是集團「人本經營」理念的具體體現。 黃冠華 特別強調,員工的工作環境和生活質量直接影響他們的工作表現,因此,集團致力於為員工提供優質的工作環境與全面的生活保障。 在工作環境方面,旭榮集團設有不定期部門聚餐,讓員工在繁忙的工作之餘能夠彼此交流,增進團隊凝聚力。這些小細節不僅增強了員工之間的互動,還營造出一個融洽的工作氛圍。此外,公司還提供乾淨衛生且營養均衡的食堂餐點,確保員工能夠獲得充分的能量應對一天的工作。 不僅如此,集團也特別關注員工的健康,定期提供免費的健康檢查,確保員工身體健康。此外,旭榮集團更通過多樣的職業培訓課程,幫助員工提升技能,從技術培訓班、管理能力提升課程到語言學習班等,這些全方位的發展機會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讓員工看到了長遠的職業發展前景。 台灣總部的人才發展策略 在台灣總部,旭榮集團同樣高度重視員工的成長與福祉。 黃冠華 指出,集團透過全面的員工紀錄系統,能夠清楚了解每位員工的成長軌跡與需求,並根據這些資料量身定制發展計畫。例如,針對柬埔寨製衣廠的技術人員,總部可以迅速安排進一步的培訓課程;而對於管理層,則提供領導力提升的相關資源與指導。 為了促進跨國文化交流,旭榮集團推出了多項國際交流計劃,鼓勵並支持不同國家的員工進行互訪與學習。例如,每年集團都會選派優秀的管理者前往海外分公司進行短期交流,並接待來自其他國家的同仁前往台灣總部學習。這種交流活動不僅促進了彼此的理解與信任,也為公司帶來了創新的思維與管理理念,提升了整體競爭力。 競爭力的來源:品質、靈活性與永續發展 除了對員工的關懷,旭榮集團的競爭優勢還源自於對品質的堅持與靈活的全球供應鏈管理。在產品研發、製造及市場拓展上,旭榮集團嚴格把控每一個細節,確保交付給客戶的產品達到最高品質標準。此外,集團在全球供應鏈的管理上展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