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像化溝通與雙合思考:黃冠華的管理心法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溝通、價值觀、與人際技巧是塑造優秀團隊不可或缺的基石。旭榮集團董事黃冠華在採訪中分享了他對管理和組織文化的深刻見解,特別強調了「巨像化表達」、「困難對話的能力」以及「價值觀的力量」,他認為這些因素對於一個團隊的成功發展至關重要。


一、巨像化表達:以客觀標準替代主觀感受

在亞洲文化,尤其台灣的管理風格中,主管們往往像家長一樣用「我覺得」的方式來評價員工,這種感覺式表達雖帶有關懷,但缺乏具體而清晰的標準。例如,「我覺得你不認真」或「我覺得你現在好像不夠用心」等評語,往往讓員工無所適從。黃冠華指出,這種表達方式類似於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容易引發員工的不解與抗拒。對於下一代年輕人,他們可能認為自己已經足夠用心,卻未能得到主管的認可,導致溝通斷層。

黃冠華主張,應採取「巨像化表達」,即將「用心」、「認真」這些主觀的評價,具體化成可觀測的行為標準。這種表達方式不僅可以幫助主管準確傳達期望,還能讓員工了解自身的改進方向,進而促使員工更加積極地投入工作。舉例來說,主管可以具體指出「我希望你每天整理工作清單,並主動更新進度」,這樣的具體指示取代模糊的「我覺得你不夠用心」,有助於激勵員工並有效提升工作績效。



二、困難對話的能力:直面衝突並取得雙贏

黃冠華強調,「困難對話的能力」是管理者必須具備的核心技能之一。在東方文化中,主管們往往傾向避免面對衝突,不願直接指出員工的不足。然而,對於員工來說,直言不諱的反饋才能促使他們成長。黃冠華提出,「困難對話」不僅僅是評估績效或考核時的溝通,更是主管如何讓員工接受建設性的批評並推動自我改善。

他特別提到「雙合思考」的概念,即在困難對話中,同時兼顧「事情的目標」與「對方的情緒」。管理者在面對員工可能產生的反感時,應該善於掌握雙重標準,一方面將問題講清楚,另一方面則需注意並處理對方的情緒。雙合思考的目的是透過平衡事實與情感,使員工在接受建議的同時感到被尊重,最終達成雙贏的溝通效果。

在實際操作中,雙合思考可以通過逐步引導來實現。例如,主管可以在指出員工不足之處時,先表達對其努力的肯定,接著再溫和地提出改進建議,並主動詢問對方的意見。這樣的做法有助於化解員工的抵觸情緒,使其更願意接受批評,進而真正改善。

三、價值觀的重要性:土壤中的正向力量

黃冠華認為,價值觀遠比專業能力更重要。對於多數工作來說,態度、努力和投入是成功的關鍵因素,技術上的差異反而不是主要影響。在旭榮集團的文化中,他強調「利他」和「團隊合作」的價值觀,認為這些價值觀就像土壤,滋養著每位員工的成長。擁有正確價值觀的員工更易於與團隊協同合作,最終也會帶動整體組織的正向發展。

在不同的職能部門中,黃冠華認為價值觀的核心應根據工作性質有所調整。例如,業務部門的員工或許需對物質層面有較高的重視度,而財務部門的員工則需對數字敏感且審慎。然而,無論是業務、財務或行政,旭榮集團希望所有員工都具備樂觀開朗、熱情且利他的特質。這種積極向上的價值觀能夠促進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幫助,使供應鏈更順暢、工作氛圍更加融洽。

此外,黃冠華強調,這些價值觀不僅僅是企業文化中的空談,而是可以通過日常對話和交流中真實體現出來的。企業的每一位主管和員工在互動過程中,都應該意識到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這些價值觀標準。透過持續的價值觀輸入,企業的整體文化也能持續地維護並深化。

四、總結:黃冠華管理哲學的啟示

黃冠華在旭榮集團實踐的管理哲學,體現了他對於溝通、價值觀、與團隊合作的深刻理解。他的巨像化表達建議,提供了主管更清晰、具體的溝通工具,幫助他們與員工建立起共識;他的困難對話理念,推動管理者勇於面對衝突並妥善處理;而他對價值觀的重視,則成為企業文化中的一股正能量,塑造出積極的團隊氛圍。

從管理學的角度看,黃冠華的管理哲學實際上為企業管理者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指導框架。這些管理方法既強調人性化的關懷,又堅持業務上的高效和績效。企業的競爭力來自於員工的積極投入與團隊的協作,而這正是透過正向的價值觀、清晰的溝通、以及有效的管理技巧所能實現的。黃冠華的管理理念,不僅僅適用於旭榮集團,也為其他企業提供了一個具有啟發性的管理藍圖。

最後,黃冠華所倡導的「利他」精神不僅僅是一個價值觀,更是一種長期的企業策略。透過創造讓員工「贏」的工作環境,企業自身也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並走向更光明的未來。在這個過程中,溝通技巧、管理者的智慧以及正向的價值觀共同成為企業前進的驅動力。

黃冠華的工作與生活分享

延伸閱讀

介紹好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跨界成功的哲學:黃冠華的「讓別人贏」之道

讓別人贏:黃冠華揭示成功的真正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