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24的文章

共贏的力量:黃冠華的「讓別人贏」故事

圖片
 在佛光山南台別院「安樂富有」系列講座中,旭榮集團執行董事暨識富天使會聯合創始人黃冠華,以《讓別人贏不代表讓自己輸》為題,分享了他的經營哲學與人生智慧。他深入探討「利他」如何成為企業成功和個人成長的核心動力,並以自身經歷證明這種哲學的實用性與價值。 企業轉型:從貿易商到全球工廠的蛻變 2003年, 黃冠華 接手家族企業旭榮集團,面臨全球經濟與科技迅速變革的挑戰。他與父母攜手合作,實踐企業治理的協同精神,在20年間成功將旭榮從傳統貿易商轉型為現代化製造工廠。轉型的結果是耀眼的:業績成長12倍,全球員工人數達13,000人。 這一成就並非僅靠內部強化,而是源於「讓別人贏」的理念。黃冠華致力於與客戶、合作夥伴和員工共同創造成功。他認為,透過幫助他人實現目標,能構築更穩固的合作基礎,最終為企業帶來長期穩定的成長。 創業者的後盾:識富天使會的陪伴角色 家族事業穩定後,黃冠華將目光轉向支持創業者。他注意到許多有潛力的年輕人,因缺乏資源無法實現夢想。於是,他於2017年創立了識富天使會,結合退休企業家等資深專業人士,為初創企業提供資金和資源支持。 識富天使會目前已有超過420位會員,成為全台灣具有影響力的投資平台之一。黃冠華形容自己在這其中的角色是「導盲犬」,協助創業者釐清問題與制定策略,但不干預其決策。他強調:「讓別人贏不只是幫助他人,而是成就自己的過程。」這種陪伴模式,既尊重創業者的自主性,也體現了「成人達己」的精神。 佛教智慧的啟發:以利他為核心的管理理念 黃冠華的母親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家族企業從台灣、大陸到非洲的每間工廠均設有佛堂,這種文化深深影響了黃冠華。他在管理中結合了佛教的智慧與教練學的精神,提倡「為他人想」的利他態度。 他時常思考:「我可以為你做什麼?」並以同理心站在他人的立場考量問題。這種放下自我、尊重他人需求的管理方式,不僅促進了企業內部的和諧,也創造了更多價值。對他而言,「利他」不僅是一種道德責任,更是實現長期成功的有效策略。 雙贏的智慧:從短期利益到長遠價值 在講座中, 黃冠華 引用星雲大師的智慧:「互惠、共有、妥協、共識、禮讓與和平是實現雙贏的基礎。」他以旭榮集團的經驗說明,企業的成功不在於爭取短期利益,而在於為合作夥伴、員工甚至競爭者創造長遠價值。 例如,旭榮在海外拓點時,主動承擔交通費用等短期成本,最終贏得了穩定的合作關係,降低了海外設廠的...

危機中的管理智慧:黃冠華如何化挑戰為機會

圖片
在2020年全球疫情的威脅下,當時許多企業面臨巨大挑戰,紡織大廠旭榮集團卻展現了驚人的應對能力。這一切的背後,離不開執行董事黃冠華的領導智慧。黃冠華以「防禦性管理」為核心理念,帶領企業在危機中迅速反應,並憑藉清晰的管理架構與授權機制,成功將危機轉化為成長的機遇。 防禦性管理:平時準備,戰時從容 旭榮集團的「防禦性管理」體系,是 黃冠華 管理哲學的核心。他認為,企業的管理架構應該在平時運作中就建立穩定的溝通與執行流程,而非臨時成立緊急應變小組。在危機來臨時,現有的體系就能立即應對。 旭榮的管理體系採用矩陣式組織結構,垂直企業體與橫向功能性部門交叉運作。同時,雙軌制的分工讓「人、財、技術」由總管理處管理,而「物料、生產」則由各廠房負責。這種分工明確的架構,確保決策者能迅速下達指令,員工則快速執行。 疫情爆發前夕,旭榮已做好準備。當黃冠華收到武漢封城消息時,他立即啟動高層主管會議,以員工健康為優先,快速進入戰時狀態。透過既有的溝通管道,所有重大信息以電子郵件和WeChat即時傳遞。黃冠華表示:「我的WeChat群組有100多個,該做事的人與我沒有距離。」這種高效的內部協作,為旭榮在72小時內完成應變提供了保障。 充分授權:加快決策速度 在危機處理中,迅速決策是關鍵。黃冠華強調,旭榮的決策原則是「充分授權」,以加快執行效率。在集團內部,決策權按事件重要性分級,分別由老闆、主管或員工負責,而非多方共同決策,避免拖延時間。 為培養員工的決策能力,旭榮導入「ARCI法則」:每個人輪流擔任A(當責者),負責分配任務並承擔專案成敗;R(負責者)執行具體任務;C(諮詢者)提供專業建議;I(告知者)知會相關進展。這一制度與職級無關,任何員工都有機會擔任重要角色。 例如,旭榮在疫情期間取消了一場籌備一年的全球策略大會,改為縮小規模的一日會議。負責該專案的,是一名到職僅2年半的專案管理師。在黃冠華拍板決定後,剩下的執行工作完全交給她負責。這種授權機制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讓員工在實戰中快速成長。 重視法律、文化與人情:化解危機的三原則 黃冠華 認為,管理階層在危機中絕對不能忽視三大要素:法律、文化與人情。旭榮在處理越南廠房的轉單時,因為越南政府的防疫政策頻繁變動,部分中籍幹部面臨返工難題。為了緩解員工的焦慮,黃冠華不僅同意為駐外同仁辦理慶生,還親自撰寫感謝信,以表達對員工的關懷。這些舉措讓一...

識富天使會與天使投資的價值:黃冠華的創業與投資哲學

圖片
 在創業與投資的領域,天使投資經常被形容為一場高風險的冒險。黃冠華,台灣識富天使會的創辦人,以他對創業的深刻理解與對未來的敏銳洞察,打造了一個支持早期創業者的生態圈。黃冠華強調:「天使投資不僅是金錢的遊戲,更是一種情懷與責任。」他的經驗與見解為新創圈提供了重要的啟發。 天使投資的定位與挑戰 天使投資作為創業投資的最早階段,承擔著極高的風險。與創投基金不同,天使投資人無法依賴財務報表或市場數據來做出投資決策。黃冠華指出,早期創業者通常在**產品市場媒合度(PMF)**尚未驗證、商業模式尚不健全的情況下尋求資金支持,這讓許多傳統投資機構卻步。 識富天使會的定位,是大型投資機構的上游供應鏈,專注於承接尚未成熟的早期項目,協助創業者完成初步成長。一旦創業項目發展到超越天使輪的規模,天使會會將這些項目推薦給相關的創投機構或投資人,實現資金與資源的接力支持。 投資哲學:信任與情懷的核心 「天使投資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而是關於對人的信任與對未來的想像。」 黃冠華 認為,天使投資最大的價值在於投資人與創業者之間的 互信基礎 。在創業的早期階段,創業者販賣的不是現有的產品,而是對未來的承諾。天使投資人需要的不僅是冷冰冰的數據,而是對創業團隊、商業理念與未來趨勢的高度認同。 為了凝聚投資人之間的共識,識富天使會創立了天使投資訓練營,幫助投資人成為「陪跑教練」,而非傳統的「創業導師」。這種陪伴型模式,不是直接告訴創業者該怎麼做,而是通過提問與資源支持,幫助創業者釐清思路並找到自己的方向。 投資框架:賽道、剛需、閉環與人劍合一 在投資選項的評估上, 黃冠華 總結出識富天使會的 投資十字訣 : 賽道 、 剛需 、 閉環 與 人劍合一 。 賽道 :創業項目所處的市場領域是否切合時機? 剛需 :創業者是否解決了真實存在的需求? 閉環 :商業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人劍合一 :創業團隊的特質是否與項目高度契合? 這套框架幫助天使投資人判斷一個創業項目的潛力,特別是在缺乏數據支持的早期階段,提供了清晰的評估標準。 天使會的核心:連結與共創 識富天使會不僅是一個投資平台,更是一個充滿情懷與使命的生態圈。加入天使會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包括企業家、專業經理人及高管。他們共同的目標是為早期創業者提供資金與資源支持,並且以緊密的社群連結產生強大的網絡效應。 識富天使會的另一個特色是**「導盲犬模式」*...

黃冠華的管理智慧:共制、利他與長期價值

圖片
  讓別人贏:從生活哲學到職場實踐 「讓別人贏」的源起 黃冠華先生的《讓別人贏》源於他父親的智慧故事。父親以布袋戲愛好者的身份,展現了生活中的謙讓與智慧。在一場與母親的互動中,他以一句「讓別人贏」化解了潛在的家庭爭端,也啟發了黃冠華對「利他思維」的深刻理解。這一故事成為書名靈感,象徵了黃冠華對人生與職場的深刻洞察。 家庭的經營哲學 在家庭中,「讓別人贏」不僅是一種智慧,更是維繫和諧的重要手段。 黃冠華 以父母為例,講述了父親如何用幽默與包容化解緊張,並通過體貼的方式讓母親感到被尊重。這種以謙遜為基礎的相處模式,成為家庭穩定的基石。 黃冠華也強調,家庭中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同樣重要。他引用自身的親子經驗,反思東方文化對孩子隱私與所有權的忽視,提出應將孩子視為獨立個體,賦予他們成長的空間。這種教育理念,不僅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能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 職場的利他哲學 在職場中,「讓別人贏」是一種協作的藝術。 黃冠華 以旭榮集團的經營為例,強調「共制」的概念。他認為,權力的轉移常伴隨矛盾,但若能以「讓別人贏」的心態進行協作,則能打破權力鬥爭,實現雙贏。 黃冠華 提出,作為第二代經營者,應避免以「特助」的角色介入,而是致力於幫助團隊成員成為更好的自己。他通過學習教練學,將「讓別人贏」的理念帶入管理,鼓勵高階主管成為團隊的教練,從而建立內部支持系統,推動組織的良性循環。 他分享了一個故事:旭榮集團的發展使一位管理員因企業變動面臨紅包收入減少的困境。父親的智慧讓公司調整策略,將管理員的福利與企業發展掛鉤,最終贏得了管理員的忠誠與感激,展現了「利他」的巨大力量。 在創業與投資中的應用 作為天使投資人,黃冠華將「讓別人贏」的思維延伸至創業領域。他指出,天使投資人應以陪伴者和導盲犬的角色協助創業者,而非以導師自居,避免以經驗壓制創業者的創新。 他提出「賽道、剛需、閉環、人見合一」的十字訣,幫助創業者評估項目價值,並強調在資金與資源支持外,更需以利他思維促進創業成功。他幽默地指出,台灣文化的現實性常對創業支持形成挑戰,但天使投資人應以長遠的視野,看待每一個小型企業的成長潛力。 結語:贏與贏得的分野 黃冠華 指出,「贏」並不等於「贏得」。贏得愛情、尊重與長遠的成就,往往需要通過讓步與謙遜來實現。「讓別人贏」的本質在於創造更大的局面,而非短暫的勝利。 《讓別人贏》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商業管...

黃冠華的永續承諾:旭榮集團在時尚產業中的綠色革命

圖片
 在全球環保意識逐漸提升的今日,旭榮集團在執行董事黃冠華的帶領下,致力於在時尚供應鏈中實踐永續理念。作為紡織業的領導企業,旭榮不僅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還在「1111循寶夠物節」活動中,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其對低碳和循環經濟的承諾,將永續理念深植於整個產業鏈。 黃冠華 強調,旭榮的目標是推動供應鏈全面低碳化,並聯合客戶和供應鏈夥伴,讓永續價值遍布於業界,進而擴展至整個社會。 推動循環經濟:讓時尚與永續共存 旭榮集團在「循寶夠物節」活動上,以具創意且符合環保標準的服裝樣衣展示了其對循環經濟的支持。這些樣衣採用了可降解和可回收的天然紡織材料,並融入當代流行的運動休閒風格,涵蓋帽T、Leggings和休閒外套等時尚單品,既時尚又環保。旭榮將這些環保服飾義賣,所得收入捐助公益事業,以實惠價格讓大眾接觸並選擇永續產品的同時,也傳遞了「物盡其用」的價值觀。 黃冠華 指出,永續不僅是商業責任,更是對社會的承諾。旭榮從服裝生產的源頭著手,透過材料選擇、設計創新和生產流程管理,達成低碳循環的目標。這種將綠色理念融入每個細節的做法,不僅為環境保護盡責,也是旭榮對未來世代的承諾。黃冠華表示,旭榮期望透過這種多面向的實踐,讓環保成為企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進而改變整個產業的思維。 公益與環保並行:推廣綠色消費 在循寶夠物節期間,旭榮集團的二手義賣收益被捐贈給偏鄉運動項目和癌症家庭。 黃冠華 指出,這是企業將公益理念與永續目標結合的一種方式,使得消費行為成為正向影響力的體現,藉此鼓勵大眾選擇對環境友善的產品。旭榮的環保服裝不僅具備時尚感和功能性,更推廣了一種綠色生活方式。 黃冠華 強調,時尚業不應僅追求潮流,更應考量產品的可持續性和社會影響。因此,旭榮在設計和生產環保服飾時,採用了可降解材料,並且盡量減少污染排放,從設計到製造都實踐永續價值。 永續發展的關鍵:全產業鏈合作 黃冠華指出,要實現真正的永續發展,必須在整個產業鏈上推動變革。旭榮集團與供應商、客戶攜手合作,從供應端著手管理碳排放,確保每個環節都符合永續標準,並逐步構建低碳排放的供應鏈。旭榮的全方位協作使綠色理念深植於供應鏈每一環節,並促進更多業界夥伴加入永續革命,共同創造對環境友善的紡織業生態系統。 在供應鏈管理上,旭榮積極採用可再生材料,並持續與供應商探索低碳生產方案。黃冠華強調,只有通過全產業鏈的合作,才能切實減少碳排...

跨界成功的哲學:黃冠華的「讓別人贏」之道

圖片
 這篇訪談精彩地展示了黃冠華跨越多重角色的成功,同時深刻探討他如何在各領域實踐「讓別人贏」的理念。他以智慧與柔和的方式,將企業管理、個人生活與成長巧妙融合,呈現出深邃的人生觀。 讓別人贏:黃冠華的跨界成功與利他哲學 在商業世界中,許多人追求自我成就與勝利,但 黃冠華 卻以「讓別人贏」作為事業與生活的核心哲學。作為企業家、天使投資人、作家與美食評論家, 黃冠華 展現出跨界的成功,他的利他精神深植於他的一言一行,也影響著他的企業管理、個人成長與家庭生活。這篇文章將探討他在不同身份中的實踐,展示出他如何通過智慧、合作與利他精神,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之道。 作家的身份與寫作的動力 儘管 黃冠華 以企業家身份被大眾熟知,但他對寫作有著深厚的熱愛。他認為寫作是一種溝通理念的方式,可以通過文字傳遞思想並被人閱讀和理解。對他而言,寫作並不只是工作,而是一種日常的存在,就像刷牙或上廁所一樣自然。黃冠華回憶起大學時期的創作經驗,當時他參與創業計劃,並開始寫作文章與網友互動,這段經歷奠定了他日後出版書籍的基礎。 黃冠華 的代表作《讓別人贏》源於他對家庭互動的觀察。父親在家庭對話中的一個小舉動讓他深刻體會到「讓別人贏」的真諦。當家庭成員出現意見分歧時,父親選擇以退讓的方式來避免爭執,這種智慧並非一種妥協,而是一種體現人際和諧的智慧選擇。從那一刻起,他領悟到贏的意涵不在於打敗對方,而是達成雙贏與和諧。這一理念成為黃冠華生活與工作的指引。 企業管理中的「共治」理念 身為旭榮集團的執行董事, 黃冠華 的企業管理哲學深受「讓別人贏」的理念影響。在面臨接班挑戰時,他選擇了「共治」而非傳統的「接班」。與其尋求單方面掌控,他與父母共同治理公司,以確保公司與家庭都能幸福和諧。黃冠華認為,企業經營不應是權力的爭奪,而是如何讓企業穩定發展,讓每一位成員都能生活幸福。 他將自己定位為「教練」而非「掌控者」,旨在幫助公司每一位員工成長。他的這種管理風格讓公司內部更加團結,員工們能夠發揮最大潛能。他相信,創造一個利他、成長的環境,不僅對公司有益,也讓他在帶領公司發展的同時,深深體會到如何「讓別人贏」。 國際併購與跨境策略中的長期視野 在企業拓展與國際併購方面, 黃冠華 也充分展現出「讓別人贏」的智慧。他分享旭榮集團在美國和非洲市場的併購經驗,強調商業決策不在於當下的佔優勢,而是重視後續的執行力和靈活應變。旭榮...